Donec efficitur, ligula ut lacinia
viverra, lorem lacus.
我们开了家店,接住每个女孩的不完美
我是Alice,和lemon蹲在出租屋刷电商页面的那个深夜,屏幕里的“爆款戒指”像复制粘贴的流水线产物——圆钻、方戒、满天星,连评价里的买家秀都长得一模一样。lemon突然把手机摔在沙发上说:“这些东西,怎么比实体店更像枷锁?”
那天我们刚被三家实体店拒绝,理由都是“设计太怪,卖不动”。可线上的“标准美”更窒息:算法推的全是“职场必入”“约会神器”,仿佛女孩的美,只能困在标签
2023年深秋,我发布了自己设计的不对称银戒在博客。评论里虽然有夸奖,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赞同的声音「这种不对称 奇奇怪怪的东西,还是收起来吧。谁会带出去啊,以后别设计东西了」戒指在掌心发烫,我突然明白:原来「美」早被标好了价码——饰品的设计要端端正正才算“正经”,一些新奇的想法都会被称为“不合流”“奇奇怪怪”,连灵魂的形状,都得塞进别人的模具里。
lemon的遭遇也是差不多。她给闺蜜挑的粉贝母手链,被当面嫌弃「太素,撑不起场面」。那天她红着眼来找我,攥着手链说:「Alice,你看这贝母的纹路,多像她小时候在海边捡贝壳的样子……怎么就成‘素’了?」
我们在出租屋的天台喝了好几瓶啤酒,夜风把头发糊在脸上。lemon突然指着远处写字楼的玻璃幕墙:「你看那些光,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亮。可咱们见过的美,明明有千万种形状啊——你奶奶的银镯磨得发乌,却比商场里的金链更让人安心;我外婆的木头簪子,刻着歪扭的福字,却陪她熬过了最难的年月……」里。
我们没日没夜的去翻时尚杂志,追潮流前线,下定决心去开一家可以创造每一个女生,属于她的美,结合大众以及小众的各种理念,融汇在一起。
2024年惊蛰,「eucalypt 」开业。我们没钱做海报,就只能一遍一遍的在门口徘徊,本以为会没有一个客人,没想到第一天,暴雨里挤进来好多女孩:
- 穿西装的姑娘盯着「沧海遗珠」,红着眼说:「这是我辞职创业的礼物,我就是那一颗埋没在海里,但依旧珍贵的珍珠。」
- 扎双马尾的高中生买下细钻戒指,小声说:「要送给努力考上重点班的自己。」
- 连穿旗袍的老奶奶,都选了枚珍珠胸针,暗暗地道:「补上年轻时没敢美的遗憾……」
有个深夜,我们撞见一个浑身酒气满脸泪水的女生冲进来,哭着问我们「我到底怎么才能更好看,更美啊,才能让他留着我身边」。我安抚着给她戴上那条「人鱼之泪」,拿着镜子给她看佩戴的模样,我问她「你觉得这条项链好看吗」她顿了顿道「很好看,如果我能像这颗钻石一样就好了,光彩夺目,像世界的中心」,我摇了摇头「项链很好看有设计的原因,但是,只有你戴上它的那一刻它才有了真正的意义,而不是躺在商店里的一条“项链」我看着那女孩「真正的闪耀 从不是饰品发光 是你让它有了光」她着迷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眼神逐渐慢慢变得不再迷茫,慢慢有了光。
现在,我们仍在和手工师傅死磕细节:lemon的设计稿里,珍珠搭配要「底托像原本的贝壳,要有原本就“一体”的感觉」;我的钻石项链,每个切片面都要「能让每个人折射出属于她的光」。因为我们终于懂得:女生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闪耀,而是有人看见她灵魂的独特形状——就像那条「人鱼之泪」,折射的光里藏着的,不是发光的项链,是在暗暗倾诉你要「Love yourself almost any way」的理念。
偶尔站在店门口,看女孩们戴着我们的饰品走过街道,阳光在金属与宝石上折射出千万种光。我和lemon总会相视而笑——原来真的有人,能把「爱自己」的勇气,戴成了生命里的星光。而这,就是我们当初在天台喝酒时,最想守护的东西:每个女孩的美,都该有属于她的形状,无关标准,只关真心。